《柔和谦卑》书摘31则
1、无论是旧约还是新约,圣经谈到心时,都不是指我们的情感,而是指驱动我们一切行为的内在生命中心。它是我们早上起床的动力,又在夜晚带我们入梦。p8
2、你无须卸下重担或振作精神,就可以到耶稣面前来。正是因为你有重担,所以你可以来接近他。不需要付什么代价。p11
3、四福音共同见证了当耶稣基督看到周围的堕落世界时,他内心最深的驱动力,他最自然的本能是接近罪人和困苦人,而非远离他们。p22
4、当他遇到妓女和麻风病人时,他的第一反应是什么?他走向他们。他满心同情,渴望真正怜悯他们。他陪伴他们,触摸他们。p23
5、当我们向基督寻求帮助和怜悯时,他会比我们更喜乐,也更得安慰。正如妻子得了医治时,爱她的丈夫比自己得了医治还受安慰。当基督看到他的宝血涂抹了我们的罪时,他“自己比我们更得安慰”。p29
6、我们所有的天然直觉都告诉我们,当生活平顺时,耶稣与我们同在,扶持我们,帮助我们。但这节经文(来4:15)的意思正相反,因着“我们的软弱”,耶稣体恤我们。p38
7、他的人性使他能完全体会我们所受的苦楚。当他看见自己的百姓受苦时,他无法抑制住自己不去爱他们。p39
8、如果你只是定睛于自己的罪,你就不知道何处有平安。但是,一旦你定睛于这位大祭司,你就无视一切危险。若只看自己,我们只会觉得天上的审判何其严厉;若定睛基督,等待我们的只有他的温柔。p52
9、我们要找的不是一套教义,也不是一间教会,甚至不是福音,尽管这些都很重要,但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找到那一位,就是基督自己。p55
10、耶稣并没有说,那些生活中没有痛苦的人他总不丢弃。他说的是,到他这里来的,他总不丢弃。p60
11、古德温:“那些软弱之人的安慰在于,正是他们的罪让神的怜悯多于忿怒。”p66
12、父亲恨恶疾病,却深爱自己的孩子。事实上,从某种程度上说,疾病反而会唤起父亲对孩子更多的牵挂。p67
13、当一个肢体受伤时,就必须接受治疗,因此疼痛在所难免。但是治疗的目的不是惩罚,而是治愈。p68
14、对我们属神的人来说,罪反而打开了神对我们怜悯的闸门,他情感的洪流一泻千里。他爱我们,不是因为我们可爱,而是因为我们不可爱。p71
15、当你犯罪的时候,要记得你能合法地站在神面前是因着基督的工作;……当你犯罪的时候,他救你的决心更加坚定。当他的弟兄姐妹软弱跌倒时,他就作他们的中保,因为他本性如此。他不忍心任凭我们自谋出路。p88
16、《马太福音》23章通篇都是主耶稣宣告对文士和法利赛人的审判——是什么引发了如此可怕的谴责?因为他关心那些被受人尊敬的宗教精英们误导和苦待的人。p108
17、基督是罪人的朋友意味着什么呢?至少意味着他喜欢花时间与他们相处,还意味着他们能感受到他的接纳和安慰。p114
18、一个人一旦和基督成为朋友,那么和他与人之间的友谊就无关紧要了。p120
19、如果你让我措手不及,那么我在恢复镇定前可能会抱怨你。如果你让神措手不及,那么他最自然的反应则是祝福。他有行善的冲动,渴望以喜乐环绕我们。p143
20、如果有一种讲道或圣经教导让人感受不到神对他善变百姓的心,也没有让人尝到神心中自然流露的恩慈滋味,那么尽管它准确无误,也无法使听众得着生命。p147
21、神的道路和意念非同我们的道路和意念,因为他的意念是爱,他的道路是怜悯,超过我们的所思所想。p163
22、神对我们的爱加上他对罪的恨恶,等于一种无所不能的确定性,即终有一天他会看到我们完全脱离罪,让我们沐浴在他的喜悦中。p175
23、基督蒙差遣不是要医治受伤的人,不是要唤醒沉睡的人,不是要劝告困惑的人,不是要激励无所事事的人,不是要鞭策懒惰的人,也不是要教育无知的人,而是要叫死去的人活过来。p182
24、我们可以通过打破所有规则来放纵肉体的情欲,也可以通过遵守所有规则来放纵。然而,这两种做法都是放纵肉体,都没有复活的生命。我们可以是不道德的死人,也可以是恪守道德的死人。无论哪种情况,我们都是死人。p184
25、基督怜悯你的证据不在于你的生活如何,而在于他的生活如何——他曾被苦待、被误解、被背叛、被抛弃。他代替你承受这一切,直到永远。p186
26、健康的基督徒生活建立在福音的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上——因基督的工而称义,以及基督心中涌出的爱。p191
27、倘若过去当我们行事乖僻、对神毫无兴趣时,神就已经为我们付出许多,那么现在我们还担心什么呢?p201
28、我们从前是孤儿,常常失败,那时神就渴望为我们受苦。如今既然我们是他所收纳的儿女,他还会对我们的失败冷眼旁观吗?p202
29、欧文写道:“即便是世上最卑贱、最软弱、最贫穷的信徒,基督也珍视他胜过世间万物。”p212
30、我们觉得被生活完全压垮的时候,正是神切切想念我们之时。常常困扰我们的失败与懊悔,正是他坚定不移地爱我们的地方。p221
31、死亡不是终点,而是起点;它不是一堵墙,而是一扇门;它不是出口,而是入口。p223
来源:本文选自戴恩·奥特伦《柔和谦卑》,由林弟兄阅读并摘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