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 | 研经日课第16天默想
阅读经文:路加福音6:37-49
思考问题:点击此行链接
默想经文:“你这假冒为善的人,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,然后才能看得清楚,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。”(路6:42)
在某次传道人会议中,我们被要求回答一个问题:“在牧会中,你觉得最困难的是什么?”
有人回答,最困难的是现在的会众不够渴慕神;
有人回答,最困难的是现在的会众太忙了;
也有人回答,最困难的是同工不够给力。
当然,我的回答也好不到哪里去。我也觉得,服事最大的困难是会众不冷不热,对神的话语无动于衷。
可是,讲完大概30秒后,我就意识到:在牧会中,最大的困难不是会众不够渴慕,不是同工不够给力,而是我这个人不像耶稣那样殷勤,更不像耶稣那样舍己。
可是,在那次传道人会议上,大家却把所有问题都归咎于弟兄姐妹,而不是自己,这实在是糟糕透顶。那个时候,我深刻地经历,传道人也是罪人,传道人有时候也把大部分问题归咎于别人,而不是自己;传道人也只想要除掉别人眼中的刺,却不想要除掉自己眼中的梁木。
无论是在教会生活中,还是在婚姻生活中,我都很容易把问题归咎于别人,而不是自己。每当这个时候,我就会去默想耶稣在《路加福音》6章41-42节所教导的话。在这2节经文里,耶稣对门徒说:
“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,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?你不见自己眼中有梁木,怎能对你弟兄说:‘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’呢?你这假冒为善的人!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,然后才能看得清楚,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。”(路6:41~42)
根据这段经文,我们看到耶稣对门徒有三个心意:
第一,耶稣希望门徒看见自己眼中的梁木;
第二,耶稣希望门徒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;
第三,耶稣希望门徒去掉弟兄眼中的刺。
第一,耶稣希望门徒看见自己眼中的梁木
经文:“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,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?”(路6:41)
有时候,你看见什么对你生命的成长非常重要。如果你总是看见别人的罪,那么你就会越来越自义和自大。但是,如果你常常看见自己的罪,那么你就会变得越来越谦卑和恩慈。对于真正想要服侍的人来说,只有你对自己的罪敏感,常常活在悔改中,你的服侍才会有真实的果效。
亲爱的弟兄姐妹,在教会中,你有没有遇见这样的人?在他眼中,教会存在很大的问题,牧师存在很大的问题,同工存在很大的问题,其他弟兄姊妹也存在很大的问题,就他没有问题。对于别人的问题,他极其敏感;但是对于自己的问题,他却极其迟钝。他总是要求别人悔改,却从不曾要求自己悔改。
在《创世记》第38章,犹大和他玛行淫。可是,犹大看见什么?犹大看见的都是他玛如何不守妇道,如何犯罪得罪了神,如何应该被审判。
在只看见他玛的罪时,犹大脑子充满的都是公义的审判,犹大只想解决他玛的罪——烧死她,却对自己的罪视而不见。
几百年后,犹大的后裔大卫王,也犯了和他一样的错误。
大卫和拔示巴行淫,甚至用计杀死拔示巴的丈夫乌利亚。可是,大卫并不认罪,也不责备自己。
当他听见先知拿单说有个富户抢夺穷人的一只小母羊羔,他就恼怒那富户,指着耶和华发誓,说要处死这个富户。(撒下12:5)
谁知,拿单跟大卫说:“你就是那人!”(撒下12:7)
再过几百年,文士和法利赛人,带着一个行淫时被拿的妇人到耶稣面前,叫嚷着要用石头打死她。
耶稣却对他们说:“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,谁就可以拿石头打她。”(约8:7)结果,人群四散,不再敢拿石头打她。
无论是犹大、大卫,还是文士和法利赛人,对于别人的罪,他们总是义愤填膺,审判起来毫不留情。犹大想杀死他玛,大卫想杀死富户,文士和法利赛人想杀死行淫的妇人。但是,没有一个人看见自己的罪,觉得自己其实更加需要悔改!
问题是,我们对自己的罪更加敏感,还是对别人的罪更加敏感?我们更渴望除掉自己的罪?还是除掉别人的罪?
亲爱的弟兄姐妹,如果我们对自己的罪不敏感,不想要除掉自己的罪,却只想要除掉别人的罪,其实我们无法真正帮助人,也无法真正服侍人。
一个人,如果只是看见别人眼中的刺,却不能看见自己眼中的梁木,他的属灵生命其实已经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。他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属灵知识,但是他的属灵生命一定停滞不前。
第二,耶稣希望门徒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
经文:“你这假冒为善的人,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。”(路6:42)
当我们看见自己眼中的梁木,紧接着,耶稣就命令我们要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。
有时候,我们知道自己对某些东西上瘾,我们也知道自己贪图舒适的生活。但是,我们就是不愿意治死自己身上的罪。
举个例子,有位传道人说,牧会最大的艰难是现在的弟兄姊妹太忙了,根本没时间来教会多参加一次聚会。所以,所有的问题都在弟兄姊妹太忙了。他从来没有想过,弟兄姊妹没时间来教会,但是他却可以花时间离开教会去弟兄姊妹那里啊。
我认识一位长老,他常常在早上约某个弟兄一起吃早餐,利用早餐时间牧养他。我也认识另一位牧师,他每周三中午都去某个弟兄的公司楼下陪他吃午餐,利用午餐时间牧养他。
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,意味着当这位传道人意识到自己可以更深入地牧养“太忙的弟兄姊妹”时,他就要离弃自己在家里或在办公室舒适的生活,进入到弟兄姊妹的生活中。
如果这位牧者知道如何更好地爱弟兄姊妹,却以弟兄姊妹太忙为理由拒绝进入他们的生活牧养他们,他就没有活出上帝的心意,他也没办法真正改变弟兄姊妹的生命光景。
对牧者来说,牧会艰难,最大的问题不是会众没时间,而是牧者自己不懂得怎么爱没有时间的会众。所以,解决问题的方式不是让会众变得有时间,而是牧者自己要先意识到自己爱的缺乏。当牧者学会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(承认和离弃自己爱无能的状态),更有创意更有爱心地去爱会众,那么牧会或许就变得不那么艰难。
同样,对弟兄姐妹来说也是如此。我们生命成长缓慢或停滞,我们也不要只是从牧师和教会同工身上找问题,我们需要真实地看见,自己心里面的刚硬和冷淡,自己心里面对神的不渴慕和懒惰。惟有我们靠着神的恩典,除掉这样的刚硬、冷淡、不渴慕和懒惰,我们的生命才有可能真正地成长。这成长,首先不来自于除掉别人眼中的刺,而在于除掉自己眼中的梁木。
无论怎样,我们都要操练,不是在别人身上,而是在自己身上找还有没有哪些不像耶稣的地方,还有没有哪些需要向上帝悔改的地方。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够真正看见自己的罪,靠着恩典除掉自己的罪,也就是除掉自己眼中的梁木。
第三,耶稣希望门徒去掉弟兄眼中的刺
经文:“你这假冒为善的人,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,然后才能看得清楚,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。”(路6:42)
耶稣希望门徒看见自己身上的梁木,去掉自己身上的梁木有一个更大的目的,就是当我们被塑造成为合神心意的人以后,他要我们做一件事,就是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。
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,就是帮助弟兄姐妹看见自己身上的罪,并且帮助他们除掉他们自己身上的罪。这件事,需要我们有极大的爱心和耐心才能够做到。
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,需要极大的爱心和勇气,因为一不小心,就会致使双方关系破裂。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,更加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智慧,因为一不小心,你就会成为被批评和攻击的对象。
所以,拔刺从来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。拔刺,需要我们除掉自己心中的冷漠,真正活出爱神和爱人的生命;拔刺,需要我们除掉自己心中的惧怕,真正活出彼此劝勉的诫命;拔刺,也需要我们除掉自己心中那种想要追求舒适生活的欲望,转而花更多时间陪伴有需要的弟兄姊妹,并且为他们代祷。
简而言之,耶稣教导我们操练圣洁生活的顺序是:第一,看见自己眼中的梁木;第二,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;第三,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。
一旦我们把这个顺序搞反,我们就会成为像犹大和大卫犯奸淫时那种面目可憎的人。一旦我们把这个顺序搞反,我们的服事也不会有果效,我们只有可能不断摧残别人,而不是建立别人。求主怜悯我们,我们一起来祷告:
亲爱的主耶稣,求你赦免我,因为我常常想解决别人的问题,却不想要解决自己的问题。求你光照我,让我看见自己的罪;求你恩待我,让我可以靠着你除掉自己身上的罪。求你带领我,在成为圣洁的器皿后,遵行你的命令,带着爱和智慧去掉弟兄眼中的刺。如此仰望祷告,是奉主耶稣基督的名求,阿门。
长按下方二维码
赞赏支持林健弟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