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女人误信的谎言》书摘22则

1、清教徒牧师柏克斯:撒但保证给予最好的,但却提供最差的;说要赐予尊贵,却变成羞辱;说要给予快乐,结果却是痛苦;说要提供利益,结果却是失去;说要赐下生命,结果却是死亡。p17

2、真理指出,上帝本为善。无论我们认为他的作为如何,他本为善;无论我们的感受如何,他本为善;无论我们是否有所体验,他本为善。p35

3、真理指出,上帝真的爱我们。不管我们是否感受到被爱,做了什么,或者背景为何,他的爱超乎你我的想象,永无止境。p37

4、顺服的生活可以让我们免于遭遇因背离上帝而导致的恶果,但这并不代表跟随基督的人就不会遇到问题。p45

5、谎言让我们对改变自己不抱持任何希望。撒但知道,如果我们相信无法改变自己,我们就永远也不会改变,会继续活在捆绑中。P57

6、约翰•班扬:“一个小洞就能使船沉没,一桩小罪就能毁灭一个人。”p79

7、仇敌告诉我们,如果我们为自己的选择负全责,便会被不必要的罪恶感所烦扰。真理指出,只有为自己的行为、态度扛起全部的责任,我们才能完全地远离罪疚感。P86

8、撒但谎言的本质就是要我们相信自己可以独立生活,不需要上帝。p99

9、真理指出,如果没有固定的读经、祷告,持久地建立与上帝的关系,我就不可能成为上帝要我成为的女人。p101

10、婚姻的终极目的不是让人快乐,而是要荣耀上帝。为了追求快乐而结婚的女人,几乎注定要失望,无法一偿宿愿。P112

11、快乐与否并非根据婚姻状况而决定,人际关系亦非快乐之源;要得着真实的喜乐,唯有通过基督。P115

12、那些坚持我行我素的人,最终往往只得到不必要的心痛;而那些等候上帝的人,总能得着上帝最美好的预备。P115

13、不管丈夫的属灵状况如何,当妻子愿意顺服丈夫,她就会得着释放,不再惧怕,因为她已将自己交托给上帝,而她的丈夫与人生终归由上帝掌管。p126

14、爱不是一种感觉,而是一种委身,为了寻求对方的益处而行。P136

15、我们教养孩子的目标,不只是让他们“融入”世界,或“存活”下来而已。所有基督徒父母所面临的挑战是,如何使孩子尽心、尽性、尽意、尽力爱上帝,与主耶稣拥有活泼的个人关系,并且生命散发出亮光,能够穿透四周的黑暗。P145

16、我们不该像今日许多基督徒一样,受到世界影响,而要被圣灵和上帝的话语充满,让我们的生活能深刻影响周遭文化,指出文化的罪性。这就是今日基督徒父母所面临的挑战——教养出不随世浮沉,且能改变世界的下一代。P149

17、人生真正的焦点,不该是在于改变或“调整”某些事物,使日子好过一些;人生的焦点,应该在于荣耀上帝,实现他对世界的救赎计划,其余一切充其量都只是消耗品。真正的喜乐来自于舍己。P179

18、我们都受到蒙骗,误以为只要改变环境便会更加快乐。真理指出,如果我们不满足现今的处境,那么无论面对任何环境,也极可能不会感到快乐。P185

19、上帝在乎我们的圣洁远远超过我们是否能获得实时、短暂的快乐。因为他知道,人若不圣洁,就不可能拥有真正的快乐。P188

20、真正的喜乐不是除去痛苦,而是在痛苦中有主耶稣持续同在,使人成圣。P189

21、苦难是上帝的工具,将人从一个罐子倒入另一个罐子,不断地搅动我们,要使这自我和罪的渣滓被分离出来,直到只剩下他圣灵所酿的醇厚美酒为止。P228

22、一旦我们与上帝认同,认同人存在的目的是为了讨上帝喜悦,荣耀他的名,那么我们便能坦然面对人生的一切喜怒哀乐,并将它们视为上帝至高旨意与计划的一部分。我们将不会仇视、抵抗或拒绝“困难”,而将能够拥抱它们,视之为益友,也将能使它们为上帝全权的安排,为要叫我们更像耶稣,使他得着荣耀。P229


来源:本文选自狄楠熙《女人误信的谎言》,由林健弟兄整理并摘录

耶稣要求的更多,给的也更多 | 研经日课第22天默想

上一篇

做神的工作,断然不会缺乏神的供应 | 研经日课第23天默想

下一篇
评论
发表评论 说点什么
还没有评论
329
  • 长按下方二维码,加我微信,领取每日灵粮